-
金水簡介
金水區位于鄭州市東北隅,因發源于距今2800年前的金水河流經轄區而得名,轄區總面積136.66平方公里(其中城區面積79.96平方公里),常住人口161.75萬,轄17個街道、3個園區(金水科教園區、河南科技園區、國家知識產權創意產業試點園區)、40個行政村、174個社區,是河南省委、省人大、省政協、省軍區和大部分省直單位所在地,轄區擁有大中專院校43所、科技類企業3.8萬家、高新技術企業508家、院士工作站46個、國家級孵化載體18家、各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(重點實驗室)358家,是全省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
+ 了解更多 -
地形地貌
金水區處在華北沉降帶開封坳陷區西南邊緣過渡地帶,是黃河沖積扇形平原南翼的頂端。全區屬平原洼地,為黃河沖積平原,局部有鹽堿和風成粉細沙丘堆積。地勢西高東低...
+ 了解更多 -
氣溫降水
金水區地處北溫帶和亞熱帶氣候的過渡帶,屬半干旱、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,四季分明,日照時間長,熱量充足,自然降水偏少。主要特征是:春旱多風,冷暖無常;夏炎多雨,水熱同期...
+ 了解更多 -
地理位置
金水區位于鄭州市區東北部,建于1960年4月,因金水河流經轄區,故名。東臨中牟縣,南連管城回族區、二七區,西接中原區,北靠惠濟區。地理位置為東經113°40' ~ 113°47' 北緯30°50' ~ 34°57'...
+ 了解更多 -
-
行政區劃
金水區政府在城區設立17個街道辦事處,作為派出機構,對所管轄區的行政和社會事務進行管理。17個街道辦事處:文化路街道辦事處、南陽新村街道辦事處、經八路街道辦事處、大石橋街道辦...
+ 了解更多 -
-
建制沿革
1960年4月金水人民公社成立,由七一、紫荊山、人民路、杜嶺、黃河路、文化區、鄭紡機、崗杜、南陽新村9個街道分社和一個農業分社組成。1961年8月,金水人民公社改成金...
+ 了解更多 -
-
資源設施
【土地資源】 金水區總面積136.66平方公里,主要分為:(1)耕地1327.3公頃,占全區土地面積的0.097%。在耕地面積中,有灌溉水田17公頃,水澆地1051.4公頃,旱地258.9公頃...
+ 了解更多 -
-
隸屬演變
金水區是鄭州市中心城區,因流經轄區、起源于春秋戰國時代的金水河而得名。解放前,轄區屬鄭縣管轄。1948年鄭州解放,鄭縣分為鄭州市和鄭縣,轄區城區部分屬市、農村部分屬縣...
+ 了解更多